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交通改善提議:新生南路公車專用道向最內側車道遷移

提案者 Jumao Lin

已附議209 (時間已截止)

尚須2791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7-05-22
檢核
2017-06-04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17-08-03

提案背景說明

依照臺北市政府原先規劃,新生南路段的公車專用道原應比照松江路公車專用道設置於最內側車道,但由於捷運新莊蘆洲線施工而暫時設置於外側第二車道。在捷運竣工後,市政府原先有意恢復原本設置,然而因為地方人士反對而將暫時規劃的公車專用道保留至今。然而幾年下來,用路人不難發現這個規劃存在一個明顯而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最內側(禁行機車、僅供四輪車以上行駛)兩車道經常處於空曠狀態,而同時被公車專用道分隔的最外側車道卻經常處於壅塞狀態。這個狀況造成的問題主要是外側車道用路人的極大不便,包括機車使用者和右轉的小客車使用者。

機車使用者佔臺北市用路族群相當大一部分,在本路段的交通流量的佔比也毫不例外。根據附圖顯示的台北交通流量調查,在新生南路南北向(B,D方向)的機車族群依路段、時段不同,約佔總交通流量的60%~70%左右,可以說是絕對多數。

然而

(1) 現行公車專用道加上內側兩車道禁行機車的設計,卻使得這個佔比絕對多數的用路族群僅能使用外側的一車道,這個車道的寬度僅可容納一輛半的自小客車,相對於這佔比60%~70%的交通量已是相當侷促,並且本車道是混流車道,機車使用者和小客車使用者必須分享這個車道的空間。

(2)再加上沿線鄰近金華國中與新生國小和眾多商家,家長接送、計程車、貨車裝卸等都使得臨時停車甚至是違法停車不斷出現,更讓機車使用者實際上可使用的空間變得十分零碎。

(3)沿線巷道匯入的車流更將這段外側車道的容納力逼到極限,一旦有車從旁匯入,本車道的車流勢必只能減速,造成車速遲滯。

可以說當前的規劃是逼迫60%以上的用路者分享本段道路25%以下的面積,而且不是完整路幅,是與違停、右轉汽車夾雜的畸零空間,經常使用本段外側的用路人,絕對能感受到不論時段的壅塞與不便。

有些質疑的觀點可能認為,機車體積較小,因此比較小的面積應該不至於造成麻煩,然而在這樣總面積狹小並畸零的狀況下,佔比多數的機車使用者實際上已經明顯感受到不便,通勤時間延長、道路風險也隨著車道狀況而顯著提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想要在本路段任一路口右轉的小客車而言有類似的問題,想要右轉的小客車,在到達目標路口之前必須與佔總交通量60%~70%的機車共享只剩一車道的狹小空間,大量違停、計程車臨停、隨機從巷道匯入的車流都讓使用這個車道的小客車使用者明顯承受不便,到達目標路口後的右轉更可能與直行機車發生意外,險象環生。因此這個規劃對於新生南路主要的兩個使用族群都是相當不友善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透過回歸原本交通規劃,讓公車專用道遷移至最內側車道,並且公車專用道外側空間不再禁行機車,才能還給新生南路用路人(特別是佔多數的機車使用者)合理的使用空間,若仍然禁行機車,對機車使用者而言根本沒有解決分配不足的問題。當然,支持既有設置的部分該區居民的意見,政府應該給出相應的尊重,然而道路的規劃涉及的絕不只是該區居民的主觀感受,更有客觀上公眾交通的效益需要考慮,唯有將多數用路者的效益和感受納入規劃的考量,才可能使得道路規劃符合實際需求。

這個提案試圖藉由連署,使市政府正視廣大用路族群長年以來的不便,並向決策者顯示支持規劃變更的民意。基於以上陳述的理由,籲請所有北市用路人的支持。

 

 

建議實體討論方式(含議案形成初期之討論)

回歸原始設計,遷移公車專用道至最內側車道,外側車道開放所有用路族群使用(意即不劃設禁行機車)。

建議投票人資格

全市市民


附加檔案

10 已關注 關注
機關回應

附議名單

臺北市 #209
MIKE
2017-08-03
 
臺北市 #208
Horsey
2017-08-02
 
臺北市 #207
BK
2017-07-31
 
臺北市 #206
阿澤
2017-07-29
 
新北市 #205
洪銘樺
2017-07-24
每次都要路過這條,每次都希望公車專用道能夠往中間車道移,並保留外線車道有三線以上的車道,才可以確保機車及汽車用路安全
新北市 #204
allen
2017-07-23
贊成建議
臺北市 #203
peter
2017-07-21
 
臺北市 #202
浩南
2017-07-21
當初設立公車專用道原意就是要避免汽機車跟公車交錯~才設置~這條為何不這麼做~反而是擠壓機車空間若不改變乾脆廢除~實在有夠差勁~
臺北市 #201
陳先生
2017-07-20
 
臺北市 #200
Daday
2017-07-13
 
新北市 #199
ZHAN
2017-07-12
 
臺北市 #198
Maurice
2017-07-11
把所有的公車專用道,都設置一致,不要有時在中間,有時在旁邊,這樣很容易造成車禍,且交通阻塞,尤其是上下班時間
臺北市 #197
胡迪
2017-07-11
公車道內移一個車道,讓慢車道多一道,紓解轉彎壅塞
嘉義縣 #196
誠誠
2017-07-10
據報導確實侵犯到眾多機車騎士的權益,應加以改善,也請上層勿吃案、勿敷衍了事。
新北市 #195
Bnac
2017-07-10
 
新北市 #194
海海人聲
2017-07-10
早就開改了,包括松江路,整個就是台北最大公車道笑話。第一.一天內沒幾班公車在使用,完全空在那又佔一線車道。第二.北往南信義新生路口一堆違停佔著機慢車道,導致後面車輛無法通過,夾在路口險象環生,新生和平路口也是。第三.公車過建國路口後又沒專用道,此處人行道拓寬汽車違停嚴重,導致機慢車跟公車都擠在很窄的道路上,非常危險。第四,新生南路直行沒接新北北路,用路人到達交會口找不到新北北路。第五.松江路大型遊覽車眾多佔住機慢車道,公車道又佔一線且沒幾台使用,三線又有一線禁行機慢車,此處小巷非常多,用路車輛會快速超越前慢車後馬上右轉,南京松江路口一推小黃違停攬客沒人管理。整條路就是設計有很大問題。
臺北市 #193
acentric
2017-07-08
加強取締新生南路違規停車
臺北市 #192
2017-07-05
 
臺北市 #191
Zack
2017-07-04
 
臺北市 #190
冷月
2017-07-03
讓道路恢復它本來的功能,事實是現在的設計既沒有方便到汽車駕駛,還造成機慢車用路人的壅塞。 不明白的話上下班可以來走幾趟看看,的確是車道規劃出了問題。
資料共209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