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建議積極改善高齡友善環境設施

提案者 Be

檢核未通過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8-06-17
檢核不通過
2018-07-24

提案背景說明

  高齡化社會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重要課題,WHO為幫助城市因應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在2007年出版「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 A Guide」,文中提出8個面向(住宅、通訊與資訊、交通運輸、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工作與志願服務、社會參與、社區及健康服務、敬老與社會融入)以作為各城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參考。

  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107年3月底達到14.05%,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因此,政府除了推動長照制度外,也應強化高齡者前端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之風險,積極改善高齡者戶外行走、運動及休憩環境,提供無礙、安全的高齡友善環境設施,始能讓高齡者願意走出家門,維持/建立社交圈,培養自己的興趣,讓生活更充實,找到自我價值,如此不僅能夠促進自身的活躍老化,更可藉由體能促進成為社會的一種資產,發揮正面能量,創造熟年價值。

建議實體討論方式(含議案形成初期之討論)

(一) 改善鄰里公園,建設老幼共融運動、休憩環境

1.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當今,越來越多社區認為提供適合老年人的公園非常重要,公園的設置不只幫助全年齡層的身體生理受益,也可促進社會整體福祉,為老年人提供社交、放鬆和娛樂的活動,並在健康上可以幫助老年人預防肌肉萎縮。 

A.有綠地空間及足夠的戶外座椅且安全維護良好。

B.人行道狀態維持良好、無障礙物且有行人優先通道。

C.路面防滑並有足夠寬度及無障礙坡道供輪椅使用。

D.透過良好的照明設備、警察巡邏以及社區規範促進戶外空間的安全性。

E.室內外的公共廁所均應配置充足且位於高齡者容易抵達的地方,並保持其衛生與整潔。

 2.    利益與影響

跨國比較→(資料來源:Placemaking for an Aging Population,UCLA)

A.波特蘭特地為障礙者與照顧者,建立The Portland Memory Garden,公園提供可簡單地坐下來享受與平穩的步行路徑,透過花園裡的植物,提供感官的刺激(視覺、嗅覺、聽覺)。

B.加拿大:渥太華坎伯蘭高地公園,致力於滿足老年人需求的休憩空間,公園包括遊戲桌,小徑,瀑布和真人大小棋盤和國際象棋棋子20以及年齡較大的開放區域,成年人可以玩滾球和滾球等運動。

C.芬蘭:芬蘭遊樂場製造商,建立跨世代遊樂場Lappset,進一步支持老年人積極娛樂和世代共融的概念。提供適用於所有年齡段的遊戲設備,使遊樂場成為跨世代的見面空間,鼓勵父母和祖父母更為活躍,同時也促進跨代互動和理解。

D.日本:在2004年開始,東京設置護理預防公園(nursing care prevention parks),建立課程方案,協助離開醫院的老年人回到家園。

 

(二) 行人號誌燈秒數智慧化,建立安心小綠人號誌

1.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小綠人正式名稱為「行人倒數計時顯示器」,前身為東柏林的「交通號誌小人」,由東德交通心理學家佩格勞(Karl Peglau)於1961年推出,佩格勞的想法是行人看到交通號誌上是個友善的小人,心裡會較舒服,也較願意遵守號誌指揮。不過當時的小綠人並不會動,直到1998年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為改善行人交通號誌才進行改良。

  馬路如虎口!日常所見小綠人秒數多針對一般民眾所設計,目的是確保民眾可安全通行。但年長者因年邁腳步較慢,許多路口通行秒數不足,有時長者過馬路到一半卡在路中間,險象環生,如此便可能造成交通意外的發生,使長者發生交通意外機率較一般人高。

  若將小綠人秒數控制結合長者現有敬老卡,透過敬老卡感應辨識身分後,自動增加小綠人秒數,將提升長者安全通過馬路的目的。 

2.    利益與影響

  打造高齡友善的交通環境,除提供長者行的安全外,並可增加長者外出活動意願,連結社會網絡促進社會參與,維持身體機能、延緩老化及減少失能。

建議投票人資格

建議投票人資格:全市民眾(含設籍、工作及就業於台北市者)

建議驗證方式:手機簡訊碼

建議投票通過門檻:附議達100人(含)以上

 


附加檔案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